网站导航

博鱼新闻

当前位置: 博鱼体育 > 博鱼新闻 > 行业新闻
2023年这些行业或成为风口博鱼体育!日期:2023-01-02 22:16:28

  今年,哪些行业或成为风口?2023年行业掘金最新出炉,证券时报·e公司带你看五大超级赛道!

  “我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主要来自于三北地区,受疫情影响,这些地区很难确保正常施工。”一位风电从业者向记者直言。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国内风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2.52GW,同比下降8.83%;其中,11月份新增装机1.38GW,同比降幅达到75%。

  从目前公布的招标情况来看,2022年风电招标预计达到100GW左右,其中陆风达到85GW左右,海风15GW左右。华永电机董事长吴谢良向记者表示,在大兆瓦趋势下,风电的发电成本直线下降,“现在陆风年化收益率达到8%~10%,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向风电市场。”

  “目前风电成本基本降到底部,从投资角度来说,可以给业主带来稳定可观的利润回报,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参与招标。”天顺风能董秘朱彬向记者表示,过去两年新增装机量不及预期,意味着相关发电企业接下来的布局必须提速,增加了未来几年行业向好的确定性。

  在2022年11月18日举行的首届“新能源资产管理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秦海岩透露,2023~2025年全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约60GW~70GW,这给风电行业发展吃了“定心丸”。

  2023年的风电行业有哪些看点?业内人士李彩球表示,2023年,将是中国风电不同寻常的一年,“首先是风电造价将会迎来历史第一个低点,其次是风电装机规模将会迎来历史第一个最高峰,或达到80GW。”

  对于2023年的风电行业,各家机构观点较为一致。太平洋证券研报认为,2022年高招标量为2023年风电装机快速增长打下坚实基础,风电即将开启新的高增长周期。预计2023年风电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80GW以上,同比增长57%。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排除不可抗力因素的干扰,2023年预计将是风机交付大年。在风机大型化趋势下,单瓦成本的降低将推动风电的持续成长。

  在经历了近两年半的上行周期后,2022年底,光伏行业主要制造环节全部进入价格下行通道,然而,跌幅之惨烈恐怕是超出市场预期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2022年六七月以来,部分光伏龙头公司股价连续走跌,累计跌幅近40%。

  这里存在一个基本面与二级市场的巨大反差,价格高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光伏终端需求,这一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是被证实了的;但价格下行可能带来的潜在需求并没有成为A股光伏板块的催化剂,反而是当前的超预期状态搅乱了投资者的心态。

  超预期的下行状态给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硅料价格在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从30万元/吨一路下探,全面跌破20万元/吨也已经不远;硅片双龙头掀起价格战,众多新势力企业何去何从;价格快速变化,上下游企业要更谨慎地安排采购、生产、销售,才不至于存货跌价。

  对于光伏行业而言,眼下最迫切的是要尽快找到下一阶段的平衡状态,稳定企业、从业者乃至投资者等各方的预期,使行业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重新走向平衡的周期可能还需要一阵子,而在这一过程中,正如多数机构预测的一样,光伏产业链利润会从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转移,当然,各个环节究竟能分到多少蛋糕还需要上下游进行激烈的博弈。

  这种变化也给投资带来一些启示。在2022年的基础上,下游电池、组件、电站厂商盈利可能会进一步改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质的变化,因为无论是硅片还是硅料,已经失去了继续毫无限制地攫取产业链利润的基础;基于类似逻辑,一体化组件厂商也值得关注。从2022年最后一周的情况看,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一体化厂商领涨板块,可能反映了这种预期。

  2023年,价格因素将不再是光伏行业的主题,企业的竞争焦点从对原料的把控能力转移到高质量产品的竞争上。例如,业内预计硅片将发生“质量分层”、“优先级分化”等变化趋势;同时,市占率与毛利率水平的权衡,成本控制和质量溢价方面的竞争均会成为焦点。在这种情况下,硅片龙头与新势力企业的竞争将转向销售策略、人才等综合实力的较量。

  类似的情况可能还会发生在大批跨界企业身上,过去的一年里,跨界光伏企业纷至沓来,给行业带来活水同时也获得市场追捧,但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新的一年,跨界企业成色几何将见真章,从炒概念、炒预期阶段走向实打实的拼业绩阶段。在产业链价格大幅变动的当下,跨界企业与诸多新势力企业的优胜劣汰加速演进,当然,不排除黑马继续涌现的可能性。

  2023年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电池技术的变迁,以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技术)为例,该技术路线%。相比于更加确定的TOPCon,HJT(高效异质结)与XBC技术仍受制于较高成本甚至良率问题,这些技术如果能在新的一年取得突破,还是有希望为市场增添一抹亮色的。特别是,近期选择HJT路线的企业也开始多了起来,如三五互联、乾景园林等,或许间接印证了HJT产业链成熟度在增加。

  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新十条”等措施的实施,各方对于2023年消费市场进一步回暖,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充满期待。

  回顾2022年,受疫情反复冲击的影响,居民消费意愿逐渐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2万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万亿元,同比下降5.9%。不过,在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以及各地防控逐步放开的背景下,消费市场正在复苏。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购物中心博鱼体育、餐饮门店时发现,线下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回暖,“烟火气”渐浓。在餐饮消费方面,部分上市公司餐厅客流迅速回暖,重现排队等位的场景。

  以火锅双雄为博鱼体育例,海底捞北京部分门店客流量在12月第三周环长增长五成左右,元旦节日又迎来新一波客流高峰。呷哺呷哺多数门店也已强势恢复,该公司自12月17日起推出了充值优惠活动,活动上线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餐饮消费市场的回暖。

  随着出入境政策的优化以及“双节”假期的临近,旅游消费市场复苏已成为业内共识。

  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元旦假期,该平台上的海外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5倍,酒店预订均价同比增长近三成。而春节假期预订热度进一步高涨,海外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6倍,酒店预订均价同比增长超四成。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出行的火车票订单中博鱼体育,跨省出行订单占比近五成,机票订单均价也较去年同期上涨32%。

  从二级市场看,近一个月来,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的背景下,大消费领域多个板块不断上攻,受到资金持续青睐。自12月1日到12月29日,酒店和餐饮、景点和旅游以及饮料制造板块月内累计涨幅位居A股所有行业指数前三甲,涨幅分别为36.3%、8.48%、6.87%。

  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发展方向。

  地方层面也在积极行动,多地政府近期再次抛出消费券等多种刺激消费的政策礼包。12月,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继发放消费券。

  在此背景下,2023年大消费领域进一步回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被机构普遍看好。建议关注免税、旅游、餐饮酒店、景区等出行链消费领域的优质公司,以及食品饮料、家具家电、服装、零售等传统大消费板块的龙头企业。

  2022年全年医药行业波动较大,上半年抗原、核酸检测板块走强,下半年新冠口服药、中药、防感抗疫类药物异军突起,其他板块则跟随大盘不温不火。展望2023年,政策边际缓和叠加集采影响减弱,创新药空间仍然被看好。

  过去几年,集采一直是影响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2023年大概率对市场影响边际减弱甚至由利空转向利好。

  一方面,随着过去七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实施,覆盖294个品种、涉及金额超过3500亿元、约占公立医疗机构生物药及化学药采购额35%的药品集采已纳入常态化管理,剩下的部分多以小品种、罕见药为主,对药企的影响不大。

  另一方面,集采政策及规则已持续优化,总体上看,“灵魂砍价”幅度已趋于温和,续签的药品再降价幅度低,甚至部分药品还出现涨价的情况,例如2022年底公布的冠脉支架续签结果出炉,中标产品最高涨超七成。在这个背景下,药企集采政策影响见底,制药板块在2022年下半年已有企稳迹象,目前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2023年可能会继续回升;此外,步入收获期的创新药、罕见病药也将迎来估值重塑。

  医保谈判政策也有缓和迹象。2022年,医保谈判首次公布“简易续约”降幅规则、创新药加速纳入医保、北京试点创新药豁免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上海要求创新药进医保后3个月内“应配尽配”且不纳入医保总额等政策先后发布,为创新药发展注入强心剂。

  我国新药审评审批的速度明显提升,2023年,一系列PD-1、CAR-T、新冠口服药等创新药将加速落地,或为药企带来业绩增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额约为1.77万亿元,其中创新药收入占比不到10%,而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占比超过50%。由此看来,创新药的市场空间巨大。

  2022年见证了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由盛转衰,缺芯涨价议题全面“熄火”,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行业去库存压力陡增。展望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复苏以及去库存进展,电子行业将逐步触底回升,叠加新能源市场持续渗透,国产半导体积极布局汽车、工业控制等市场,商业化进程也有望加速。

  设备开支作为全球半导体景气度的关键指标,在2022年再创历史新高,但预计2023年增速将回落。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2022年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5.9%,达到1085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预计将缩减至912亿美元,直至2024年恢复。

  市场则提前反映景气度变动。据东财Choice统计,当前A股(申万)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市盈率中位数近49倍,已经创下近三年低位,2022年以来接近八成公司股价下跌,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占比较高的标的跌幅领先,而“抗周期性”的半导体设备标的走势相对稳健。

  从中长期来看,半导体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以及升级的趋势并未改变。虽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的消费电子需求转弱,但各类微创新层出不穷,折叠屏手机新品频出,以及5G在海外新兴国家的加速渗透等因素都有望成为消费电子的复苏催化剂。另外,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元宇宙等领域创新,进一步增加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

  半导体行业作为周期性行业,2023年景气度有望探底,部分环节逐步复苏。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预测,本轮行业库存周期预计将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周期性属性更强的存储行业业内普遍预测2023年价格止跌反弹。通常当存储大厂纷纷下调资本开支时,股价将趋于见底;而从近期存储价格走势来看,渠道市场下跌速度已逐渐收敛。

  另外,以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为代表的被动电子元器件价格底部区间已现,2023年有望温和修复。据Trend Force预测,消费类现货市场库存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耗尽;工控类MLCC价格将呈环比持平,价格下降或能控制在正常的季节性波动范围内。

  随着后疫情时代宏观经济复苏,库存水位逐步下降,以及此前高涨的晶圆成本松动博鱼体育,优质的超跌消费类设计公司将有望受益于行业周期性拐点来临;同时,服务器DDR5升级,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国产服务器主芯片厂商有望迎来机遇,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等高端芯片也在持续提升国产化率水平。

  除了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修复,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市场持续渗透下,以MOSFET(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和IGBT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需求持续提升,斯达半导、宏微科技、士兰微等均透露出IGBT产能供不应求;国际上罗姆、II-VI、Wolfspeed等碳化硅衬底向8英寸大尺寸扩展,国产碳化硅衬底以及器件等各环节也在加速车规级验证,天岳先进、三安光电、时代电气等纷纷扩充产能,签下供货大单行业新闻。

  在新能源车及自动辅助驾驶等催化下,车用MCU需求依旧高涨,国内厂商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乐鑫科技、复旦微电等有望迅速发展。另外,国内模拟芯片厂商纷纷从消费电子级产品向汽车和工业领域拓展,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一批国产厂商正在快速崛起。